馬偕墓、淡水外僑墓園

旅圖推薦:

馬偕墓、淡水外僑墓園 (圖/文:旅圖網)
臺灣人對墓地避之唯恐不及,不論是選宅、店面,甚至出入要道四周,墓園總顯得礙眼、疙瘩。不過位在淡江中學內的「馬偕墓園」和「淡水外僑墓園」,卻總是吸引許多人前來造訪、緬懷,流連其間不捨離去。

歷史是公平的。對於開創新局的人讚揚其不凡一生;對於虛妄諉過之人給予永世罵名。就像馬偕博士的座右銘:「寧願燒盡,不願銹壞。」代表了他人格、行事的風範,是那麼地崢嶸、拔萃;而其無私的奉獻精神也確立了他在臺灣史上的重要地位。

馬偕博士在西元1844年出生於加拿大。年少時即立志到海外傳教,終於在神學院畢業後不久獲准到海外宣教。同治十年(西元1871),27歲的馬偕博士抵達台灣。到台灣傳教,原本並非馬偕的計劃,他曾說:「這好像有一條無形的線,牽引我來到這美麗之島。」馬偕博士先在臺灣南部學習閩南語,之後乘船北上抵達淡水,開始了他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工作。他曾於淡水、五股坑(今五股)、和尚洲(今蘆洲)等地相繼設立教會,傳教期間為人免費看病。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馬偕博士在一位同姓的馬偕夫人捐贈下,開設「偕醫館」(馬偕紀念醫院之前身);1882年設立了「理學堂大書院」(今淡江中學),隔兩年又成立「淡水女學堂」,為臺灣醫術及教育做出重大貢獻。
1901年6月2日馬偕博士因喉癌逝世,死後本來應該葬在外僑墓園內,但他為了表明自己也是台灣人,於是在遺囑中要求家人在他墳墓旁修築一道圍牆,與外僑墓園做區隔。

來到馬偕墓園是在一個尋常日的下午,我與友人一邊緬懷馬偕博士對臺灣的貢獻,一邊沉浸在教室裡傳來的朗朗讀書聲裡。陽光從樹梢灑落來到馬偕博士的墓碑上,細看墓碑,為方尖碑形式,石質為觀音山石,墓碑正面是英文墓銘和河洛話發音拼音,背面則為漢字。墓園裡除了馬偕博士的墓之外,還有他的家人與嫡系學生。馬偕墓的右邊是妻子張聰明女士;左邊是長子偕叡廉夫婦;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此墓園已列入三級古蹟,現為淡江中學管理。

與馬偕墓園僅一牆之隔的,就是「淡水外僑墓園」,又稱「西仔墓」或「番仔墓」。此墓園創建於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歷經清代、日據時代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墓園中所埋葬的是清領時期在淡水死亡的外籍人士,因為宗教信仰、職業、國籍的不同,墓園裡大致區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域:東區以基督教徒為主、西區以商人為主、南區以天主教為主、北區則以官員為主。安息於墓園中的著名人物有曾擔任理學堂大書院校長的吳威廉牧師、監造滬尾砲台的德國工程師包恩士等。
我和友人以極輕的腳步巡禮墓園,手中的相機除了捕捉古蹟之外,也試圖想留住那麼一點人文況味……就在準備離開的同時,一對年輕的外國遊人帶著一束鮮花出現在墓園一隅,我們相視微笑,有彼此了然於心的默契。離開全台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馬偕墓園與外僑墓園,心中挹注著滿滿的感動,希望它們的存在也能感染更多的人,一同為這塊土地奉獻、努力。

基本資料 加入我的旅行箱

  • 馬偕墓、淡水外僑墓園
  • 臺北縣淡水鎮251真理街26號

地圖資訊

他們也加入旅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