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城

旅圖推薦:

紅毛城 (圖/文:旅圖網)
印象中,在小時候,大人們泡茶聊天提到淡水時,就曾說過「紅毛城」這個名字。阿爸和阿母說,因為它曾經被荷蘭人佔領,當時我們稱荷蘭人為「紅毛番」,他們住的房子當然就被叫做「紅毛城」。

歷史文獻裡則寫道,西班牙人在殖民北台灣之際,於西元1626年在淡水河口建立了「聖多明哥城」 (今「紅毛城」),後來荷蘭人北上趁機佔領,西元1644年於舊址附近重建「聖安東尼堡」,直到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英國租借為領事館,日本人接收至1945年日據時代結束,再度歷經英澳美等國輾轉接管的年代,最後1980年交回台灣,「紅毛城」不僅象徵淡水當地文化,也寫下台灣三百多年的滄桑歷史,成為國家一級古蹟。

對於五六年級生而言,淡水紅毛城是當年北部大專生下課休假時,情侶朋友最常前往的景點。在淡水捷運還沒開通的年代,騎車兜風馳騁在淡水中正路上,總是好奇地在城牆外觀望著這棟方形城堡;現在,只要搭乘捷運在淡水站出站搭乘接駁公車紅26,即可到達,或是從淡水站沿中山路往淡海方向約一公里,就可看見紅毛城。

付了全票60元,進入園區一探究竟。依文獻資料裡所記載,當年西班牙人初次建造紅毛城時所用的土塊、蘆葦與竹木,早已不復存在。現在所看到的紅毛城,主要為荷蘭人以船隻遠道運來的石灰與磚頭重建。雙穹窿井字型交錯的結構設計,上下樓的穹窿方向相互垂直,讓主堡更加穩固;此為紅毛城建築之最大特色。



 整個紅毛城建築可分為底樓地面層、二樓及屋頂平台。地面層有地牢四間,專門收容在台灣有犯罪嫌疑的外國人,地牢門上設有送食口及監視孔。後來英國人還增建了一個中式廚房,做為供應巡捕及嫌疑犯人的餐飲空間。底樓西側有一處空地,據說是提供給當年囚犯偶爾出來曬曬太陽放風之用。由底樓前室狹窄僅容一人的石梯可登上二樓,或由戶外南邊露台也可進入。二樓的四間都是辦公室,空間寬敞明亮,室內仍可當年壁爐陳設。由南邊增設小廁所旁的小木梯小心攀爬,即可登上屋頂平台,平台上英國人所建的雉堞,已較不像荷蘭式建築,而帶有些英國古堡色彩。

現在紅毛城草地上有幾尊大砲展示,因為紅毛城在初建時是防衛性功能的城堡。但理應備有的大砲據聞已被荷蘭人撤退時一併拆運,現在所展示的部份可能是由其它地方所移來的中國古砲,替城堡增添一些歷史意味。另外在紅毛城主堡內還有展示英國領事辦公時期用來銷毀文件的鐵製焚化爐及儲存重要文件的保險櫃,還有一些古文物等。
 

 

iambetton0831旅圖推薦:

基本資料 加入我的旅行箱

  • 紅毛城
  • 臺北縣淡水鎮251中正路28巷1號

地圖資訊

他們也加入旅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