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英國領事館
旅圖推薦:
(圖/文︰曾啟明)
高雄打狗英國領事館座落在海天一色的西子灣山上,坐靠打鼓山、前扼高雄港進出之大船、右看西子灣日落、左抱高雄市港全景,也就是位在高雄港口北岸的哨船頭碼頭邊。
廟前攤販 建築外觀-西面觀海區設置無障礙坡道,以利身心障礙者通行. 可以遠挑高雄市 東面可俯瞰高雄港全景 西面可欣賞大船出港 領事廳 迴廊走道 南面迴廊 領事洋行迴廊 迴廊 原領事餐廳(兼會客室) 紀念品店 紀念品店內
|
“打狗英國領事館”在1987年由內政部頒為二級古蹟,同時在 2004年更名為『二級古蹟打狗英國領事館』它是台灣第一棟洋樓,建於清咸豐八年(1858)年,英法聯軍後,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同治二年(1863)列強迫使台灣開放港口,當時的英國商人在台灣通商岸口設立洋行,用來輸入鴉片及輸出米、茶及糖,同治四年(1865)在打狗港口的哨船頭小丘上設立領事館,處理關稅及商務,是當時英國政府於打狗掌理領事業務工作的重要據點,迄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了。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
高雄的舊地名叫打狗,相傳在西元1661年,明鄭進入台灣,因受原住民騷擾,於是就帶了兩隻老虎來台,一可嚇阻原住民,二可建立自己的威武的形象。老虎來台後一隻往南跑、一隻往北跑,當地居民不知虎威群起狩獵。一隻在民雄落難,當地居民議論紛紛不知何種動物?恰好有人提出像大貓,又在此打貓所以就叫此地為打貓。另一隻在高雄也同樣的情況,有人叫大狗或打狗。另「打狗」的由來,是源自於原住民中平埔族之西拉雅族的支脈馬卡道族「竹林」的意思。因此地受海盜的侵擾,馬卡道族人就種了很多的刺竹,以做防禦。因馬卡道族的「竹林」音為「Takau」近閩音「打狗」,所以漢人就叫此地為打狗社。「打狗」另有說法是來自打鼓山中之「打鼓」。有說法:因山形如鼓就稱為打鼓山。另有說法:山中西側有石佛,在此地護佑進出船隻,船隻進會焚香設案燒紙錢,並敲鑼打鼓以示敬意。而打鼓的山就稱為打鼓山…………………
您如果在高雄可以搭乘高捷橘線,在西子灣站(終點站)下車,由1號出口方向(右前方路口對面是丹丹漢堡店,左前方是傻瓜冰茶),步行臨海二路到底(會經過菜市場、50嵐、7-11、貴族世家、全家便利商店…),再左轉哨船街到底,就可以看到中山大學大門口。左邊是西子灣情侶座(堤防)和停車場,停車場對面即是英國領事館的入口樓梯(國立中山大學大門口右側山頂上)。您也可以自高雄火車站前搭1、2、60、88路市公車,至鹽埕圓環轉搭99路,於西子灣下車,循階梯上行可抵,但該班次較少。也可以搭乘1路市公車,"在中山大學站下車",沿哨船街、蓮海路步行20分鐘,抵達西子灣。 高雄市計程車費率: 打狗英國領事館是台灣目前尚存的西方近代建築中,年代最久遠的一棟,1895年甲午戰爭台灣割讓給日本後,日人建設高雄港積極推動海事,便將原本的打狗領事館作為高雄海洋觀測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受到波擊,至1985年才開始進行修復,於1987年列入二級古蹟,規劃成為高雄史蹟博物館,提供高雄市民一處欣賞美景、品味歷史和享受美食的所在。 打狗英國領事館的建築風格屬於後文藝復興時代的巴洛克式風格,紅磚的外觀、竹節落水管都是清朝末年當時的建築特色,為英國人所設計,特殊的花欄、石雕和圓拱都是打狗英國領事館的不同之處;打狗英國領事館外牆半圓拱呈現連續性的美感,轉角處拱大柱小、雙柱並立的結構讓建築更為穩固;打狗英國領事館的房間有壁爐的設計,且設有高低不一至的地下室,擁有監牢的功能,是囚禁當時違反「打狗領事港口規章」的人。 廟前小販
戶外餐飲區
十八王公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