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紅毛城與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旅圖推薦:

淡水小鎮保留著相當多的歷史古蹟,由於歷經了西班牙、荷蘭、英國、清朝、日本的經營,展現出獨特之文化風情,而紅毛城及清代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更有著獨具的歷史價值,這兩座古蹟經過重新整修後,重現昔日的風華面貌。紅毛城位於真理大學校門入口區西側,即淡水街尾淡海方向之小丘上方,也是淡水最具歷史意義之古蹟。紅毛城於1629年由西班牙人創建取名為聖多明哥(San Domingo),1642年荷蘭人以磚、石相疊方式築城堡重修,再於1862年被英國人佔領,依中英、中法天津條約之規定,開放淡水港為一洋關,英國人赫德(Sir Robert Hart)以布政使銜之名義,掌理總稅務司及淡水海關,迄1980年才歸還本國,至今已有300多年之歷史,現為國家一級古蹟。

全棟由紅磚砌成方形建築,內部配置仍然依舊時擺設,目前由歷史博物館負責陳列有關近代臺灣對外關係,以及臺灣開發演遞過程之史料。與古堡隔著草坪、花園相對立之紅磚洋樓,即英國領事館宿舍,由於建材大多取自臺灣,仍可見一些本地色彩,為一棟中西合壁之建築。

荷蘭時期是紅毛城最繁華之時代,之後在明朝鄭成功時期則變成冷清荒廢,清末英法聯軍之役後,英國租借了紅毛城為英國領事館,並且又興建領事官邸,使得紅毛城地位再度受到重視。

在淡水真理街上的前清「淡水關稅務司」,目前也是屬於淡水古蹟園區的一部份,原本是清朝時期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1862年滬尾洋關成立後,便在此興建三座豪宅以供洋關員所居住。原已逐漸荒廢,經過地方人士以及專家學者的努力之下,在1997年將其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淡水古蹟園區的熱門觀光景點。

這棟西班牙白堊迴廊式建築,設計有11個半圈的拱圈迴廊,可讓每個空間可以擁有充足的光線與視野,這種將維多利亞時代的紅磚鄉村建築與印度熱帶建築拱廊相結合,營造出另一種獨具的建築景觀。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http://travel.taiwan.net.tw/

基本資料 加入我的旅行箱

地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