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博物館

旅圖推薦:

基本資料

名稱 十三行博物館 類別 博物館(紀念館)
電話 02-2619-1313 傳真 02-2619-5234
地址 臺北縣八里鄉249博物館路200號
官方網站 http://www.sshm.tpc.gov.tw
e-mail sshm@ms.tpc.gov.tw
簡介 十三行博物館位於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海交界處的南岸,1957年(民國46年)地質學者林朝綮教授,在這裡確認發現史前的煉鐵遺跡後,便將它定名為十三行遺址。之後陸續有多位考古學者在此進行發掘,出土的遺物相當豐富包括有土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遺物。

經過研究考證,證實這裡的十三行人是生活在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在此追逐梅花鹿、撿貝殼、進行交易及自己煉鐵,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也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經過多年的籌建規劃,這個考古博物館終於在2003年(民國92年)4月底正式開館。

十三行博物館外觀為一極富創意的船型設計,佔地約3,600坪,除了展出相關的文物與資訊外,亦呈現挖掘過程中所發生的大小故事,令人興味盎然。該建築設計,獲2002年台灣建築獎首獎、2003年遠東建築獎首獎,其建築係以3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來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建築結構造型特殊,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都有不一樣的新奇。

展場內以劇場形式,讓觀眾走進十三行、體驗十三行,除了展出十三行遺址出土各項重要文物,台灣獨一無二的「人面陶罐」更是文物的精華所在。館內亦設有特展廳及提供學童動手作,以各種活潑有趣的考古學習體驗以及多媒體的設計讓參觀者如同身歷其境。

較為特別的是,到館內第三層樓時,可以再沿著階梯上平台,來到戶外鯨背沙丘,在此遠眺海岸風光,浪漫悠閒的情境,往往讓許多遊客流連忘返。另外,在四樓的時光橋,是一座橫跨八角塔的透明空橋,展示有大坌坑遺址的出土文物,在此更可以遠眺觀音山的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

遊覽十三行博物館的同時,亦可順道走訪淡水河口天然潟湖的挖子尾紅樹林自然保留區,觀察紅樹林、螃蟹、水鳥、鷺鷥等自然生態奇景;或是搭乘渡船,享受藍色公路的優美河海風光;也可以選擇騎乘腳踏車,漫遊於八里左岸等活動,均為相當富有情趣及戶外生態體驗之意義。
開放時間 營業時間
週二~週五 09:30~17:00
週六~週日 09:30~18:00
公休日
週一
注意事項 夏季延長開放時間﹝4月至10月﹞
‧每週二至週五,上午09:30至下午06:00
‧每週六及週日,上午09:30至下午07:00
‧國定假日及補假日,上午09:30至下午06:00

交通資訊

交通說明 自行開車:
關渡大橋 → 台15線八里方向 → 中華路 → 文昌路 → 博物館路 → 十三行博物館

大眾運輸:
1.捷運淡水站 → 渡船 → 左岸公園站紅13路接駁公車  → 十三行博物館
2.捷運關渡站 → 紅13路接駁公車 → 十三行博物館

基本資料 加入我的旅行箱

地圖資訊

他們也加入旅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