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 |
08-8851101 |
傳真 |
08-8862047 |
|
|
|
簡介 |
鵝鑾鼻公園位於台灣最南端,園內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佈,巨礁林立,怪石嶙峋,特殊的珊瑚礁植物和熱帶海岸植物繁衍其間。
鵝鑾鼻燈塔馳名中外,燈塔建於西曆1882年(清光緒8年),係英國技師所設計,初建時常遭當地原住民侵擾,故塔基築有砲台,圍牆上開鑿槍眼,牆外四週挖設壕溝,建成後曾派武裝士兵手衛,是世界上少見之武裝燈塔。塔高21.4公尺,內設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度達180萬燭光,每30秒旋轉一周,見距20海浬,為全台灣燈塔中最為雄偉的一座,並有「東亞之光」的美譽,已被列為史蹟保存區。
公園面積約59公頃,園內主要是珊瑚礁石灰岩地形;由於沿海日光強,海水清澈,適合造礁珊瑚的成長,經過地殼隆起而上昇,受海浪侵蝕、雨水沖刷、強風吹襲、而成為目前巨礁林立、怪石嶙峋、奇峰與洞穴等奇特景觀。
園內植物約有240種,在珊瑚礁之間可見到象牙樹、黃槿、海檬果、毛柿、林投等熱帶海岸樹種,岩壁上則以蔓性灌木、藤本為主,如山豬枷、柃樹藤、三葉崖爬藤等為主。
動物資源亦甚為可觀,可見美麗的黃裳鳳蝶、黑點大白斑蝶迎風飛舞;鳥類則以烏頭翁、樹鵲較為常見。每年九月(農曆白露前後)來自西伯利亞、中國大陸的紅尾伯勞大群過境時,鵝鑾鼻公園是極佳觀賞地點。
鵝鑾鼻的文化史跡也不少,考古學家在園內發現距今約五千年前的史前遺址,屬舊石器時代晚期持續型文化,生活方式以狩獵及採集為主。考古學家正在作有系統的整理分析,使遊人了解先民與大自然搏鬥的艱辛。 |
|
開放時間 |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 07:00~17:30 週六~週日 09:00~21:00 |
|